"; document.write(str); document.close(); }

多元化解耐心調解 幫農婦了“陳年舊貸”

時間:2022/5/10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作者:李仕坤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金融糾紛多元化解中心(以下簡稱“調解中心”)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在原有的“訴前調解+司法確認”工作模式的基礎上,運用新增的“訴中調解+履行完畢撤訴結案”工作模式,高效化解一起涉案金額雖小但社會效果極好的陳年積案,實現雙方共贏,收獲各方贊譽,讓調解中心在“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取得新的更大實效。
  
  陳年欠款未還
  
  2022年3月中旬某天早上,在漳浦縣人民法院第八法庭,經辦法官正在審理一起漳浦某某銀行為原告、林某某為被告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本起案件案情并不復雜,雙方于2008年5月簽訂借款合同。當年9月份,林某某開始逾期還款,經銀行多次催討,林某某都未還款,漳浦某某銀行要求林某某償還貸款本金4.3萬元,利息156531.12元,兩項合計199531.12元。被告林某某未到庭,也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庭審結束送走原告方后,經辦法官回到辦公室準備翻閱下起案件開庭材料時,一個滿身大汗的中年男人(王某某)敲開了辦公室的門,“法官,我是林某某的兒子,今天我和母親來開庭錯過時間,現在都開完庭了,怎么辦?能不能幫我們想想辦法,欠銀行的錢我們會籌錢還的!
  
  面對著急萬分的王某某,經辦法官一邊倒茶安撫,一邊詳細地問起了事情的原委。原來,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王某某的爺爺響應政府號召種植經濟作物,向漳浦某某銀行申請了一筆貸款,后來因為收成不佳導致無法如期償還貸款,王爺爺過世前通過轉貸方式由王某某的父母作為借款人繼續償還這筆貸款。之后王爸爸病重亡故,王媽媽(本案林某某)一個不識字的農村婦女也無還貸能力,償還這筆貸款成了王爺爺、王爸爸的臨終遺愿和年邁又多病的王媽媽目前最大的心愿。王家人很想趕緊償還貸款,除掉“欠錢不還”的壞名聲,但是經年累月,這筆貸款本息累積成了如今的巨額債務,王某某雖然種地賣菜攢了點錢,但是因為這幾年疫情原因家庭收入銳減,本息無法全部償還,所以就來找經辦法官求助了。
  
  法官耐心調解
  
  經辦法官聽完王某某的講述后,心中很感慨,這王家人真是老實人,被告林某某年滿70歲,多病又無財產,即使判決生效銀行方申請強制執行,肯定是一起執行難案,疫情期間王家人經濟困難還想著湊錢還貸款實在難能可貴,應該再給一次調解機會,但是這筆貸款年代久遠,將近30年,本金雖少但利息實在太多了,銀行方面的工作也不好做!想到這里,經辦法官撥通了調解中心負責人的電話。了解完案情后,調解中心負責人表態說,“放心把案件委托給我們,只要當事人有調解意愿,我們調解中心的調解工作第一時間安排上,這筆貸款時間久利息多是個難點,但是中心特邀的調解員和駐點聯絡法官都很專業,也很熱心,對各家銀行的人員和還款政策都很熟悉,肯定能找到讓雙方都滿意的方案!
  
  當天下午,調解中心特邀調解員和駐點聯絡法官馬上安排雙方見面,認真聽取雙方意見并分別提出中肯建議,建議銀行方分清利弊,對這種已經核銷、執行困難的“陳年舊貸”,在政策允許范圍減免利息實現一次性還款,減少貸款損失,同時建議借款人一次性償還,爭取最大程度減免。
  
  調解結果雙方滿意
  
  最終,歷經半個多月耐心調解,在各方努力和各單位領導的關心下,雙方達成調解,林某某一次性償還漳浦某某銀行借款本金4.3萬元,利息7000元,本息合計5萬元,比原先銀行的訴請少了將近15萬元,這樣的調解結果大大超出王某某的預期,當天就把款項打入銀行賬戶,銀行方收款后出具了貸款結清證明并向漳浦法院申請撤訴結案。結案后,王某某對調解中心的駐點法官說:“村里的人都說老實主動還銀行的錢肯定吃虧,沒想到我不但沒吃虧,還少還這么多錢,減輕了家庭負擔,我母親的心愿也了了。感謝法院給我再調解的機會,感謝中心的辛苦調解,真正為老百姓做好事、做實事!”
  
  案件點評
  
  本起案件的成功解決,是漳浦法院和調解中心持續踐行司法為民,金融為民,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工作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訴前調解便民利民的真實寫照,節約解紛成本,減少群眾訴累。調解中心將繼續以為人民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為著力點,用心用情用力提升便民服務質效,全面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打造為民服務新高地。
【新疆保險網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僅供讀者參考,產生風險自擔,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