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cument.write(str); document.close(); }

2023年壽險業八大趨勢

時間:2023/2/8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作者:楊敏哲
  過去三年,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經濟發展和地緣政治雙重挑戰,全球進入新舊秩序的切換階段與重建周期。受內、外部環境的復雜影響,2022年中國壽險業延續近五年承壓態勢與轉型基調,人力持續衰減,新單增長承壓,投資利潤收窄。
  
  展望2023,處于轉型深水區的中國壽險業何去何從,透過分析“宏觀環境、監管態勢、商業模式、轉型路徑、增長動能、產品創新、隊伍建設、科技驅動”等八個方面的新變化、新特征,遵循行業發展的基本脈絡,探究行業轉型的基本走勢。
  
  趨勢一:宏觀環境短期持續承壓
  
  2023年依然面臨諸多挑戰,不斷加深的全球經濟衰退、持續發酵的烏克蘭危機以及三年疫情蔓延的消費抑制,壽險業的發展和盈利受到極大挑戰。
  
  短期看疫情。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民眾謹慎消費、市場拓展困難等影響還在持續,民眾心理修復也要看疫情變化,市場回暖是漸進的過程;長期看人口。國家統計局通報數據顯示,2022年末我國人口同比上年末減少85萬。對壽險業而言,人口紅利不斷減少,一方面壽險市場的目標客戶群逐步縮小,另一方面壽險業組織發展的壓力將持續加大。
  
  趨勢二:行業監管邁向縱深
  
  2022年是行業監管大年,監管機構致力提高監管前瞻性、有效性,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深入推進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多份重磅文件相繼出爐。2023年,多項監管文件陸續落地,行業監管將向縱深層面邁進。
  
  趨勢三:康養模式成為轉型風潮
  
  近幾年,國內大中型壽險公司積極探尋轉型破局之道,其中以泰康為代表的“保險+醫養”模式最為突出,引領整個壽險業商業模式的重大創新。泰康多年深耕,戰略性布局,“四位一體”新商業模式重構價值鏈的同時,極大促進銷售端的業務拓展,并形成體驗式銷售模式與策略。正是基于泰康的實踐,國壽、平安、太保、太平等國內主要險企紛紛跟進康養戰略,加速布局康養生態,力圖在助力主業的基礎上,延伸客戶價值鏈,從單一保險產品銷售邁向“保險+康養”新商業模式,既是轉型突破,也是創新發展。
  
  我國正“跑步”進入長壽時代,民眾養老需求旺盛,而我國養老服務機構及從業人員嚴重匱乏,形成巨大的供求矛盾。我國高凈值人群逐步重視應對康養風險,在資金方面已開始做好準備,主動了解醫養模式。近年來,我國出臺多部與養老相關的政策與文件,鼓勵商業保險機構積極參與養老問題。從市場實踐來看,“保險+醫養”模式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對壽險業轉型意義重大。
  
  趨勢四:轉型路徑從單點突破邁向閉環
  
  當前壽險業轉型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從點的突破到線的連接和面的協同。越來越多的管理層深刻認識到,轉型不是一個產品、一個政策、一個平臺、一個工程的單點突破,也不是一個部門、一個渠道的孤軍奮戰,而是整個公司、整個體系、整個鏈條的系統性變革,綜合經營、生態協同已經成為國壽、泰康等大型險企全新的戰略選擇,業務協同的康養生態圈、客戶經營的全生命周期、產品銷售的一攬子方案、風險管理的前中后聯動等都是系統化轉型的具體呈現。
  
  趨勢五:增長動能從規模效應到績優驅動
  
  早期人海戰術驅動業務高速增長、粗放發展的同時,極大釋放初級市場發展紅利,特別是2015年代理人資格考試取消,迎來壽險業組織發展的爆發式增長,保險代理人接近千萬大關,人力激增驅動保費高速發展模式達到高潮。
  
  隨著人口紅利衰減,近幾年壽險代理人規模迅速下降,打造專業化、職業化的精英隊伍,提升人均產能成為各大險企的轉型共識。一方面,他們加大優增力度,從源頭改善代理人隊伍的基因,主動擁抱中高端客群;另一方面,通過基本法變革、高客產品創新等牽引代理人的產能提升,加大績優層級的資源投入。從這兩年行業數據分析看,新單價值增長動能呈現結構性變化,規模效應快速下降,績優隊伍占比顯著提升。
  
  趨勢六:生態服務成為產品轉型第二曲線
  
  產品是壽險公司價值獲得的主要載體,也是市場競爭和客戶經營的關鍵要素。壽險公司為打破保險產品同質化低端競爭困局,一方面,產品設計匹配細分人群、洞察需求缺口、打破常規限制,用特色亮點直擊客戶痛點等,提升產品的創新力與競爭力;另一方面,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進行產品體系化研發,匹配智能化、人性化的保單服務、續期服務、理賠服務以及健康服務,通過“保險+健康”“保險+養老”“保險+財富管理”致力為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當前壽險業產品創新進入產品服務化、服務生態化的新階段,豐富多元的“產品+服務”,能夠加深代理人和客戶的黏度,助力代理人升級為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與財富規劃的專家。主要險企產品策略聚焦養老、健康兩大主線,幫助客戶積累養老資金,鏈接體檢、問診、就醫、養老社區、安寧療護等高品質醫養服務,為客戶提供一條龍產品服務。以產品創新為軸心,升級服務體系,實現產品服務一體化,完善康養產業鏈,打造客戶個人及家庭全生命周期的生態服務成為壽險業產品轉型的第二曲線。
  
  趨勢七:培訓賦能成為隊伍轉型基礎邏輯
  
  長期以來,壽險業一度被詬病“重銷售、輕服務,重激勵、輕培訓”,對教育訓練、基礎管理的輕視必然導致銷售隊伍的大增員、大脫落。隨著市場環境和監管政策的重大變化,客戶群體和壽險需求的迭代升級,對代理人隊伍的能力素質提出更高的專業要求。高品質的培訓是實現優增的前提,也是實現優育的關鍵,隊伍轉型的目標是職業化、專業化,隊伍轉型的成果是績優化,而實現專業化、績優化的核心手段是加強教育訓練,突出訓戰一體的培訓賦能成為壽險公司隊伍轉型的共識。一方面,加強隊伍差異化培訓賦能,以代理人成長周期為指引打造與之匹配的進階路徑;另一方面,構建訓戰一體的技能孵化平臺,打造實戰化、案例化的訓練體系,用案例萃取、職業認證、典范分享、師徒傳承、名校研修等舉措多維度豐富培訓場景,提升培訓價值。
  
  當新生代成為社會主流、數字化成為基礎設施,壽險公司培訓體系必須與時俱進,革新思維,培訓理念、課程內容、訓練場景、知識拓展、平臺建設等需要全面升級和迭代。
  
  趨勢八:場景塑造、觸點閉環正成行業數字化轉型新攻略
  
  數字化轉型不僅是全球壽險業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中國壽險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路徑。各大險企紛紛提升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定位,加碼科技領域的布局和投入,科技驅動已經成為壽險業轉型的主戰場之一。
  
  科技賦能日益成為壽險業經營的核心要素,以移動互聯網為媒介實現產品、客戶、隊伍的線上鏈接,以大數據為載體實現客戶需求的精準洞見,以人工智能為替代實現運營服務的效率提升,F階段壽險業科技賦能主要有三大場景:幫助代理人更智能地銷售和服務;以簡單和便捷的觸達提升客戶體驗;升級核心系統,讓數據成為壽險公司的核心資產。豐富的場景形成線上經營的閉環——全流程的銷售輔助、一鍵觸達的客戶平臺、花樣繁多的社群經營、雙向互動的平臺直播、輕松娛樂的短視頻等,場景塑造、觸點閉環正在成為壽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新攻略。
  
 。ㄗ髡呦堤┛等藟叟嘤栔行呢撠熑耍
【新疆保險網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僅供讀者參考,產生風險自擔,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